仁親銅導體董座彭慶祥掌握原料 強化戰力

經濟日報 記者陳葦庭/台北報導

2008年,全球發生金融海嘯,仁親銅導體受到衝擊,董事長彭慶祥回憶,當時銅價大跌,銅價由每公斤280元跌到100元,原本高價進口的銅在製成線材後不僅賺不到錢,加工後還得賠本出售,儘管以幾乎賣一賠二、賠三的價格出貨,仍不敵國際局勢影響,訂單甚至一度砍光,當時公司連維持基本營運的現金流都沒有,對於能東山再起甚至擴廠,他直言,自己很幸運。

 

彭慶祥說,2008年不只公司營運面臨危機,自己的健康也亮紅燈,在醫生宣告必須換肝才能活下去的剎那,簡直晴天霹靂,等待捐肝的過程中,每分每秒都很煎熬,直到一個颱風夜,他被告知有適合的捐贈肝臟才讓他重獲新生,而這時候銀行的貸款也順利撥款,宛如是一場及時雨,為他的人生跟事業開啟第二春。

 

在歷經金融海嘯衝擊後,彭慶祥深深體悟到,原料對加工出口產業的重要性,若是自己不能掌握原料,成本與利潤很容易受制於人。

 

他舉例,目前特殊合金原料仍倚賴由日本、德國等國家進口,但這些國家往往將最好的A級品留在國內,B級品才會出口到海外,過去也曾發生日本對韓國實施嚴格的半導體出口限制,導致韓國面板廠出現缺料的情況,因此,他決定投入開發三艙式真空熔煉連續鑄造系統,這套系統的製程全程不與耐火材料接觸,不經過熱壓熱軋,雜質跟汙染都少,可以生產出高純度的無氧銅線,完成原料自足的最後一哩路。

 

他表示,儘管目前自產的銅原料僅占所有產品的10%,但未來擴廠後自產比率將持續提升,而仁親銅導體所生產的材料將是高強度、高導電的合金材料,在電子產品上能夠耐彎折、耐疲勞,適合應用在人工智慧、互聯網、智慧醫療系統的高科技產業,提升產業競爭力。

 

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產業,彭慶祥坦言,公司今年也受到影響,例如智慧型手機銷售不如預期,散熱模組的訂單也減少,截至今年第3季,公司營業額比去年同期減少四成,前兩年每年營收約1.2億元,今年要破億恐有難度,不過,他認為,進入後疫情時代後,智慧運輸將是銅導體的下一個戰場,加上高端醫材的需求,產業仍具前景。

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8889/4943344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回到頂端